- 2025-07-15
- 浏览量:5

博物馆推荐
暑假来啦,这是放下课本、开启探索之旅的最佳时机!我们特别推荐一系列适合高中生的博物馆、美术展,无论是寻找灵感,还是享受艺术时光,都不容错过。
博物馆带你穿越历史,美术展览让你感受色彩与创意。每一次体验,都是一次与艺术的对话。
无论独自前往还是与亲友同行,放慢脚步、细细品味,并用照片、文字或画作记录下你的所见所感。开学后,别忘了分享你的灵感故事!
快来挑选你的暑假艺术目的地吧!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又称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是一座位于中国上海市的大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近10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4万件,尤以青铜器、陶器、瓷器、书法与绘画为特色。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三个专馆,三个展览厅。三个展览厅不定期引进和展出海内外博物馆和文物收藏机构收藏的珍贵文物和各类艺术品。
预约方式
地址 : 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
预约方式:在公众号“上海博物馆”内进行预约
上海闵行博物馆

闵行博物馆位于闵行文化公园西南角,目前有上海县七百年、马桥文化、中国民族乐器文化三个常设展览。上海县七百年展示了整个地区的历史脉络和过往沉浮,也是面积最大的一个展厅。乐器文化展不仅能看到琴、瑟、鼓、箫等各种中国传统乐器,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特有的管弦乐器,以及形态各异的乐俑。
预约方式
地址 : 上海闵行区新镇路1538号9:30-16:30
(周一闭馆)
预约方式:无需预约
上海玻璃博物馆

上海玻璃博物馆是在原玻璃仪器一厂旧址基础上改建的,虽然建成不过十来年,却被CNN评为中国最不容错过的三个博物馆之一。整个博物馆更像一座艺术园区,有礼堂、剧场、画廊、舞台、休闲看台、创意工坊、餐厅、艺术家工作室和各种设计品商店。
预约方式
地址 : 上海市宝山区长江西路685号
预约方式:登录“上海玻璃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即可预约购票
上海天文馆

上海天文馆是上海市政府兴建的全球最大天文馆,位于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完整宇宙观”为愿景。主建筑以螺旋形态构成“天体轨道”,室外星系状绿化与“星空之境”公园融合。主展区分“家园”、“宇宙”、“征程”,展示宇宙奇观,激发观众宇宙好奇心。馆内设有专业天文观测设备,如太阳望远镜、双焦点望远镜,以及全球最先进的23米球幕影院,提供高清星空体验。特色展区包括“中华问天”、“好奇星球”、“航向火星”等,还有教育活动区,如星空探索营、创客实验室,为观众提供全方位宇宙探索体验。
预约方式
地址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大道380号
预约方式:登录“上海天文馆”微信公众号,预约购票即可
中国丝绸博物馆

中国丝绸博物馆是以中国丝绸为核心的丝绸纺织服饰文化遗产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承、创新、并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博物馆以研究为基础夯实丝绸历史、科技保护、传统工艺和当代时尚四大板块,对接国家战略,开展国际合作,服务文化、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预约方式
地址 :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玉皇山路73-1号
预约方式:登录中国丝绸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行参观预约
南京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在南京,简称“南博”,是一座中国大型历史艺术博物馆和世界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半山园,占地8.3万多平方米。南京博物院的前身是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1933年始创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兴建的现代综合性大型博物馆。
预约方式
地址 :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
预约方式:免费,公众号“南京博物院”提前预约
展览推荐

时间:2025年6月19日--2025年10月12日
每天 10:00--21:00(最后入场时间20:00)
地点:浦东美术馆,上海浦东新区滨江大道2777号。
展览简介:
作为法国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奥赛博物馆不仅是人们参访巴黎时不容错过的艺术殿堂,更是全球瞩目的文化地标。尤以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收藏闻名于世,其馆藏规模与艺术价值,堪称全球之最。
该展览是法国奥赛博物馆在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展览,呈现上百件奥赛馆藏真迹,为中国观众呈现大量艺术大师们的代表作。这些真迹作品几乎涵盖奥赛馆藏所有重要流派,全景式呈现艺术史上由古典通往现代的关键篇章,众多代表杰作更是首次来华!
展出的真迹作品有梵高《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自画像》、米勒《拾穗者》、高更《塔希提的女人》、莫奈《夏末的干草堆》、马奈《埃米尔·左拉》、雷诺阿《钢琴前的女孩》,德加的芭蕾与赛马、塞尚的肖像及静物风景,罗丹雕塑《维克多·雨果》等绝世名作。

时间:2025年4月26日--2025年7月27日,
无需预约
11:00--19:00(18: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国定假日除外)。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1楼(上海市黄浦区苗江路678号)
展览简介:
本次展览是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首个全面回顾展。展览呈现逾400件展品,包含来自机构或私人收藏的绘图手稿、建筑模型、摄影、影像及文献资料,其中不少展品是首次在中国内地公开亮相。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广州,祖籍苏州,其青少年时期曾在上海度过,这次展览将其经典作品带回上海,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

时间:2025年4月24日至8月31日。
10:00--19:00,
地点: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688号上海利园B2-01
展览简介:
15个展厅,20多个艺术装置,宇宙级新媒体互动,360度全景环绕视觉呈现,搭载实时光影联动等超感交互技术,模拟失序空间,构建可被感知的宇宙体验。
比如在“向往”展厅,特别设计的弹性蹦床,你可以跳跃,“触摸”天空。你还可以走进星河万花筒,感受宇宙的无限延伸。模拟异星环境,穿越尘暴;模拟引力撕裂,感受黑洞视界......

时间:2025年6月6日--2025年9月7日,
11:00--19:00(18: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国定假日除外)。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5楼(上海市黄浦区苗江路678号)
展览简介: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与葡萄牙波尔图塞拉维斯博物馆共同举办葡萄牙籍普利兹克获奖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Álvaro Siza)迄今为止亚洲最大规模个人回顾展——“阿尔瓦罗·西扎的档案”。展览由策展人安东尼奥·乔彼纳(António Choupina)策划,西扎本人及其合作者卡洛斯·卡斯塔涅拉(Carlos Castanheira)参与指导。
展览以手稿、模型、雕塑、物件与照片,构建了一张跨越时空、互文观照的建筑地形图,共呈现逾800件作品,勾画出这位九十二岁的建筑大师悠长而丰沛的创作经历。

时间:2025年6月6日--2025年9月7日,
11:00--19:00(18: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国定假日除外)。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5楼(上海市黄浦区苗江路678号)
展览简介: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与葡萄牙波尔图塞拉维斯博物馆共同举办葡萄牙籍普利兹克获奖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Álvaro Siza)迄今为止亚洲最大规模个人回顾展——“阿尔瓦罗·西扎的档案”。展览由策展人安东尼奥·乔彼纳(António Choupina)策划,西扎本人及其合作者卡洛斯·卡斯塔涅拉(Carlos Castanheira)参与指导。
展览以手稿、模型、雕塑、物件与照片,构建了一张跨越时空、互文观照的建筑地形图,共呈现逾800件作品,勾画出这位九十二岁的建筑大师悠长而丰沛的创作经历。

时间:2025年5月24日 -- 2025年10月8日
周一至周日 10:00-18:00(17:30停止入场)
地点: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8号2层)
展览简介:
安东尼・高迪被誉为 “上帝的建筑师”,是世界建筑史上极具创造力的传奇人物。在建筑和材料装饰方面,他大胆突破,为当代及未来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迪双展之一的“绚烂归朴——高迪与他的时代”展出5件首度来华的高迪知名建筑构件原件,11件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UPC)研究院制作的建筑构件模型,以及230+件高迪及其协作者的研究稿及影像资料。展览通过不同媒介,向观众全面系统地呈现高迪个人创作的演变历程及其在建筑艺术道路上的探索与突破,并深入探索艺术与城市、艺术与生活的构建边界,以及新艺术运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革。

时间:2025年5月24日 -- 2025年10月8日
周一至周日 10:00-18:00(17:30停止入场)
地点: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8号2层)
展览简介:
安东尼・高迪被誉为 “上帝的建筑师”,是世界建筑史上极具创造力的传奇人物。在建筑和材料装饰方面,他大胆突破,为当代及未来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迪双展之一的“绚烂归朴——高迪与他的时代”展出5件首度来华的高迪知名建筑构件原件,11件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UPC)研究院制作的建筑构件模型,以及230+件高迪及其协作者的研究稿及影像资料。展览通过不同媒介,向观众全面系统地呈现高迪个人创作的演变历程及其在建筑艺术道路上的探索与突破,并深入探索艺术与城市、艺术与生活的构建边界,以及新艺术运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革。

时间:2025年5月24日 -- 2025年10月8日
周一至周日 10:00-18:00(17:30停止入场)
地点: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8号2层)
展览简介:
安东尼・高迪被誉为 “上帝的建筑师”,是世界建筑史上极具创造力的传奇人物。在建筑和材料装饰方面,他大胆突破,为当代及未来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迪双展之一的“绚烂归朴——高迪与他的时代”展出5件首度来华的高迪知名建筑构件原件,11件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UPC)研究院制作的建筑构件模型,以及230+件高迪及其协作者的研究稿及影像资料。展览通过不同媒介,向观众全面系统地呈现高迪个人创作的演变历程及其在建筑艺术道路上的探索与突破,并深入探索艺术与城市、艺术与生活的构建边界,以及新艺术运动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革。
文 |
排 |
源自网络
Jang